過年之後才明白!兄弟姐妹關係再好「也要留一手」 做好了:日後好相見  

過年了,兄弟姐妹聚攏在父母的家,推杯換盞,聊一聊人生,好不快樂。

孩子們追追打打,童趣不少,惹得大家哈哈笑。

別急著幻想大家庭的年味,想一想現實情況,就會頭腦清醒了。

過年之後,再回頭看,我們會發現,家人交往,也要遵從「人情留一線,日後好相見」的古訓。

好的兄弟姐妹關係,需要「留一手」,過年的氣氛,新年的願望,才會真正美好。

01

在金錢上「留一手」,別拚命隨禮,別隨意談錢。

很多時候,我們把兄弟姐妹比喻成「手足」。也就是說,不管金錢在誰的手裡,都像在自己手裡一樣;不管誰致富了,都等於自己變富了,起碼能夠分到一杯羹。

平時,我們也會借錢、還錢,幫忙進行生活或者事業上的周轉。

到了年底,算一算賬,然後及時還錢,或者把還錢的時間,說清楚。就是一般的親戚朋友,或者同事,都會這樣做。

可是兄弟姐妹不一樣,普遍認為,血脈相連的人,走不散,過幾年再還錢,也沒有關係。也有人認為,富有的人,有義務幫助自己,否則就是富人太小氣了,太見外了。

借著過年的好日子,有錢的人給窮人隨禮,大大方方的,來年如何發財,也好好商議。大家一起發財,就對了。

以上說的,都是理想狀態。

不理想的狀態,就是有的人,借錢不還,過年時也在「躲避」,誰要是談錢,就和誰急,甚至惡語相加。

我的三叔,借了我的父親一千多元,用來買耕牛,五年過後,耕牛都賣掉了,也不見還錢。年前的團圓飯局上,父親在酒桌上說了這件事,三叔馬上就接話:「我住在城裡了,房貸還很多,你這不是找麻煩嗎?」

端起的酒杯,頓時就涼了。父親和三叔的關係,也不愉快了。

有句話說得好:「別為對方打傘,淋濕了自己的衣衫。」

當下,誰家都能生活下去,但是你要留一些錢,為自己的生活多考慮。如果你把所有的錢都借給了兄弟姐妹,或者幫兄弟姐妹去貸款,就要想到自己的退路了。同時,隨禮多少,根據自己的收入來,不求奢侈和對等。

幫助兄弟姐妹,應該是「先自己做大做強」,搞清楚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」的道理。

02

在嘴巴上「留一手」,別開口就說人、炫耀,適當沉默。

慈禧和奕訢是叔嫂關係,還一起發動政變,讓慈禧成為了清朝的實權掌門人。

有一次,慈禧責怪奕訢在洋務運動中,用到的漢人太多了,就憤怒地說:「天下也給漢人吧,你總是和我作對,我要革了你的職。」

奕訢理直氣壯地說:「我是先皇的第六子,你可以革我的職,但是不能改變我的皇子身份。」

慈禧很無奈,只能喊太監把奕訢拉出去,接著自己生悶氣。

看吧,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。

我們在過年時,兄弟姐妹聚會,還會帶來妯娌在一起聊天、叔嫂互相問候、孩子們打打鬧鬧、老人和晚輩互動......扯開了說,關係就複雜了。

如果你開口就說,吹捧自己的才華、收入,或者子女的成績。你會發現,那些成績一般般的兄弟姐妹,或者成績不好的晚輩,會對你很不客氣,認為你在變相嘲諷。

也許你還會指出兄弟姐妹過去一年的過錯,本意是讓他們悔悟。可是他們就是執迷不悟,認為你說錯了。

有時候,莫名其妙就開始翻舊賬,導致家庭不得安寧,誰都不能好好吃飯。

做人,忌諱使勁為自己點燈,還去抹黑別人;忌諱人比人,找差距;忌諱翻舊賬、激起憤怒等。

沉默是金,開口是銀。記住這樣的道理,你就能夠順利地和兄弟姐妹交流了。你的沉默,是言語上留一手,也是及時讓大家「息怒、換話題」,調節聊天的氛圍。

03

在孝道上「留一手」,別用自己的大方去對比人,各自盡心。

過年前兩天,我的大姐提著一包米粉肉、一些乾魚、一袋米,送到了母親手裡。

大年初二,我的嫂子拿了五百塊錢給母親。

嫂子就問:「為什麼大姐不給錢呢?」

母親笑著說:「啊呀,我也一把年紀了,走路搖搖晃晃。特別是背米回家的時候,真的好累。」

言外之意,就是說,米和乾魚等,母親很喜歡,並且非常實用。對比之下,實物和金錢,各有千秋。

是啊,兄弟姐妹去看望父母,或者一起陪伴父母吃飯,每個人的做法是不一樣的。你在盡孝時,要「留一手」,也就是說,根據自己和父母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給「什麼」,留住自己的「特色」,問心無愧就好。千萬不要與人攀比、抬杠。

對於窮一些的小家庭來說,能夠在父母家幫忙做飯、搞衛生,都是孝道,不能非得給父母一大筆錢。「打腫臉充胖子」的事情,不要做。

有道是,別用自己的尺去量人。每個人的能力、做法、想法不一樣,不要在盡孝這件事,消耗了家庭關係。

04

當然,兄弟姐妹之間要留一手,是一個相對的概念。關鍵是要互相包容和理解,而不是對著干,都很自私。

有些事情,是需要毫無保留的。比方說,來年家庭要辦大事,大家要一起想辦法,竭心儘力。

一般來說,父母在的地方,就是「大家庭」,是凝心聚力的地方。但是我們不要低估了人性,不要善良過度,要學會保護自己的「小家庭」。

對人品不好的兄弟姐妹,過年時還要加強引導,實在不行,就保持距離。

願天下家庭,手足相親,新年納福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